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津市市政协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专题培训班结业仪式委员发言集锦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07 08:37:37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20-24日,津市市政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为期5天的培训,给参训委员带来了分量充足的“知识大餐”和“精神食粮”,让委员对政协履职、宏观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结业仪式上,林小琼、胡唯、陈钢、杨琼、王忠平5位委员作为培训班小组代表发言,现将他们的发言内容摘登,供委员们学习参考。

胡唯:行者方致远  奋斗路正长

很荣幸代表三组发言,总的来说,这次的外训,是一次不虚此行、不同凡响、不可言喻的学习活动,浅谈三个感受。

一、心怀感恩,深感一个珍惜

感恩市政协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脱产学习机会,一周的学习,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流的校园环境、雄厚的师资、温暖的班集体,更是圆了我一直以来的名校梦,让我倍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二、眼望高山,有两个深刻领悟

一方面,我们领略了西安之美。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长安盛世颜。走在这座古城的街上,那些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市井习俗、诗词歌赋,都从千百年前跳出来,成为迎面而来的风景。这里有十三朝古都的气韵、三千年建城史的荣光、包罗万象的文化兼容,宛如一部部史诗在此轮番上演。大唐不夜的视觉盛宴,兴庆宫的美轮美奂,古城墙的历史传承,大雁塔的气势雄厚,兵马俑的辉煌文明,都像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还有西交大的生机勃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名校的魅力。

一方面,我们领会了课堂之美。这次培训的课程,安排周密、丰富多彩,我们深切感受到学习的韵味非常“甜”。关于政协工作重要论述课程,老师由浅入深、以小见大,特别是关于“放心早餐”的提案,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不仅如此,还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以贯之做好参政议政工作;还有中美关系与新的全球变局的课程,让我感到身在华夏、何其有幸,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又进一步升华;在秦腔艺术博物馆,我们领略了中国最早的摇滚乐,以前看到戏曲类节目我完全不懂得欣赏,现在被慷慨激昂、苍劲悲壮、气势磅礴的唱腔深深吸引;中亚五国关系发展的课程,让我们见识了异国风情和经济形势;还有参观西部科技创新港,感叹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先进便利;近距离观察了解飞机,甚至小小过了一把“机长瘾”,这些都是学习增长我们见识的过程。

三、脚踏实地,把握三个维度

一是保持常新的鲜度。学习是一件常学常新的事情,我们学习了丝绸之路文化脉络,学习了先进的科技知识,学习了新形势下的国际形势,这些先进的知识,不能因为培训的结业而终止学习,我们要让学习成为一种“肌肉记忆”,保持学习的新鲜感,产生新理解、新感悟,让学习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直抵人心的深度。生动的学习应该融入思想与观念。我们不能走个形式、照片一拍了之,更不能学用分离、学完一放了之。要在思考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学习的真谛。

三是融于实践的温度。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温度,就比如我们津市,有荆楚脉络的历史温度,有重振崛起的工业温度,有秀美怡人的生态温度,还有津津有味的美食温度。我们在西安学习到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融入津市温度中,比如复古建筑造景与传统文化结合,打造孟姜女、车胤等文旅IP;再如把旅游度假与乡村振兴结合,一处园林造景、一格铺装、一面商家旗帜都可以融入到津市,让津市有更多“欲把后湖比西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周看不完西安的美,这里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探索,留点遗憾、留点怀念,西安,我们下次再见!

 

 

陈钢:思想的碰撞  灵魂的洗礼

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学习的喜悦,一周的时光,美好而短暂,短暂又充实,在此我谈三点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组织关怀,倍感难得。一是机会难得,在景峰主席的带领下,我们58个人走出津市、走出湖南省,来到西安交大学习培训,这不仅是组织上对我们委员的关心与厚爱,更是增强了我们当好优秀政协委员的信心和底气,这个机会不是人人都有,我很珍惜,也很自豪。二是时间难得,在座的各位,有单位的“一把手”,有企业的"火车头",有行业的"顶梁柱",能够忙里偷闲来学习,可以说是"时间难得"。三是缘分难得,大家能够在一起相聚、相识、共同学习,可说是"缘分难得"。此三个难得,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值得我们好好地去感恩。

第二个收获是文化厚重,倍感崇敬。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帝王文化,古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今一带一路重要城市。课余我们相约参观了古城墙、博物馆、大唐不夜城、交大老校园等地,感受到了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在这里,历史文化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与时俱进和自强不息,感受到了千年古都的文化自信与华夏文明。在兴庆宫湖畔,我们倚着栏杆,依着杨柳,久久不愿离去,仿佛时间在此停止、灵魂在此洗礼、思想在此升华。当初在飞机上俯瞰时,西安是那么矮小,那么平旷,如今却是多么高大,多么厚重,让人崇敬!

我的第三个收获是课程丰富,倍感精彩。在接到培训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就充满了期待,感谢校方的精心安排,课程和师资都是高质量高规格高水平,每一堂课都拍案叫绝、热血沸腾。既有思想理论,也有业务知识,还有现场观摩。我认真聆听,拼命吮吸,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和知识的碰撞,拾人牙慧,也有了一些思考。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挖掘孟姜女、车胤、毛里湖、药山文化,打造孟姜女千里寻夫的历史情景剧,开发文创工艺品,在T恤上、杯子、图章上,刻印“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诗句和logo图案呢…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有自己的感想和收获,那就让这一切,作为此次培训的成果,装入我们即将回去的行囊中,成为推动我们津市发展的动力和经验。

 

 

王忠平:青春因追梦而更加精彩

为期5天的西交大专题培训精彩纷呈、收获满满,与大家分享三点培训感受:

一是西安是个好地方。西安是陕西省会,是丝绸之路起点,更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何虹教授在第一堂课上,给我们介绍了西安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当晚我们就参观了大雁塔、大唐不夜城等地,以唐朝文化元素为主题的规划布局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真的热闹非凡。而等到谷旭亮教授讲“遇见长安—丝绸之路与盛世中华”这堂课时,深切感受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谓是掀起了此次培训课的高潮!那一段段历史故事、一张张珍惜照片、一句句传世古诗……,让我们沉浸在文化的长河中如痴如醉,仿佛回到了盛世长安,做回了唐朝人!   

二是开拓了思想认识。读千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在家乡,有稳定的工作、安定的生活,若不远行,久而久之容易让我们的视野变窄、思维固化,时常多出来走走看看是很有必要的。到西安各景点参观后发现,在保护、利用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西安是很成功的,经验做法是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的;再如,科技创新使世界发展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杨建华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很多科技发展方面的前沿思想和内容,同时,也反应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高新科技和培养创新人才了。近几年,我们津市的科技发展也很迅速,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如生物制造方面,建立了飞地孵化器和“一院一平台一基地”,获评了省级创新型县市,推进了科创金融的建设等等,发展势头还是非常好的,也说明我们的发展方向是符合国家战略定位的。

三是增强了履职能力。落实“五个一”,是我们政协委员基本的履职要求。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不仅是委员参政议政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也直接体现委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市政协领导一直非常重视,而且这也是每次培训的必学内容。这次何虹教授的一些观点,我非常有感触,如,政协委员“建言要建到需要时、议政要议到点子上、监督要监到关键处”,而我们津市最大的发展需要,是要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再如,我们撰写的调研报告、提案等,一定要力求做到“被采纳和转化”,那我们就得立足“津市大计”,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亩均税收效益以及文教卫事业发展等内容,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负责任的态度,为地方发展多建良言、多献良计。

 

 

杨琼:弘扬传统文化  讲好津市故事

在这次培训中,提升了个人素养,加强了政协工作的履职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政协委员,不仅要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民意民声,更要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和津市的经济建设,格局要放大,眼光要看远。

这次培训,让我在古都西安领略到了厚重的历史与璀璨文化的传承。课余,我徜徉在灯火辉煌的大唐不夜城,深入了解唐朝文化,发现很多游客都在体验当一回唐代美女。如果我们津市的后湖、望江楼也有很多穿唐装拍照的美女,会不会成为津市的一个亮点,吸引周边县市的游客。

在这次学习中,我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婚礼策划师,所从事的婚庆礼仪工作与文化息息相关,在策划婚礼时更注重的是现代元素和时代感,对于中式婚礼的策划却是流于表面,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虽然深知婚礼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忽视了对其深入挖掘和运用。这次学习让我意识到,要探索婚庆新模式、新方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更具内涵与魅力的婚礼,服务好大众。

通过授课老师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讲解,了解到唐朝文化的辉煌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逐渐形成。现下,西安也是依托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开辟新的模式,重现盛唐胜景。反思,我的本职工作与政协履职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开拓思路、找准方法,弘扬传承当地文化,讲好津市故事。

 

林小琼:走进西安

这次走进西安,来到西交大,感受良多。

首先,是两个感谢,感谢政协这个大家庭,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次与思想碰撞,与历史对话的机会,感谢我们的班委,为我们这次学习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要感谢西交大继续教育学院,为我们的教学和授课做了详细的安排。

我觉得培训不光在书本,还要走进这座城市,去感受他的发展,他的文化,他的历史,他的前世今生。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有这样一副画面,在广漠无垠的黄土高原上,粗旷的西北汉子挥着马鞭,赶着羊群,一首高亢悠扬的信天游回肠在连绵起伏,苍茫恢宏的黄土地上。或许这源自于我早期对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阅读和理解。对这三秦大地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就跟那天现场教学中,于同学突然发出的感叹一样,这地方似曾来过一般。

西安确实是一座开放,包容,自信,创新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厚重的历史文脉,雄厚的教育资源,前沿的教育理念,这里高校云集,是科创的高地,人才的摇篮!

他是一座唐诗里的城市。半坡的埙声,吹奏着六千年前的村落故事,唤醒了沉睡的秦人,留下了西安音乐的文化印记。太白的积雪, 从《水经注》“冬夏积雪,望之皑然”中来,吐露着李白“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的心声。雁塔的晨钟,从清晨悠远的塔院深处传来,响彻在西安古城上方,钟声空灵,庭院深深。一条灞水,两堤柳岸。倾诉着“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离别之情。兴庆宫里的沉香亭,还飘荡着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的千年浪漫。还有李白的酒肆、杜甫的少陵源,崔护的城南桃花、王维的渭城朝雨,这里从来都是文人骚客相聚相饮,相与饯行的地方,是万千有才之士展露才学之地,他的繁荣开放,让无数人心向往之,它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一段牵肠挂肚的回忆,是诗人心中的白月光。

他是一座充满烟火味的城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在热闹的南门口喝一碗刚出锅的油茶麻花,在老街道喝一口浓浓的羊肉汤,在永兴坊、回民街、洒金桥,品尝最地道的人间烟火,葫芦鸡、火晶柿子、羊肉泡馍、肉夹馍……这些美食穿越古今,又与时俱进,舌尖之间,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传承的味道,又体验到了地域文化与时空的碰撞交融。诗意的生活,浸润在古城的寻常巷陌里。行走西安,不时可见身穿古装的翩翩少年,在古风古韵的街市里浅吟低笑、徐徐穿行。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厚重的城墙,雄浑的大明宫,古朴的三学街,转瞬间,西安“变”成了长安。大雁塔下,音乐响起,喷泉盛开。灯光流转,花开千年。春风得意,胡马少年。有各式小文创、有体验市井生活的长安街区、有唐诗的星光漫道、有美仑美奂的艺术馆。历史与艺术又在这座城市做到了完美的融合。

他是一座奋斗中的城市。在西交大兴庆校区校史馆了解到,为响应祖国号召,建设大西北,1956年,首批师生开赴西安,从黄埔江畔迁到渭水之滨,历时四年,迁校总人数达到一万五千人。我在学校文创店的架子上,看到上面印着四行大字“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16个字就是西迁精神。扎根黄土地,开发大西北,在艰难困苦中重生,实现西部教育的蓬勃大发展,从迁校至今,培养出了27万大学生,30多位院士,成为了西部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走进交大,沿着中轴线穿过数学统计研究中心,历代校长名录墙、校友画廊、钱学森图书馆,这种西迁精神已经深植于这所百年大学的血脉之中,擦亮了爱国奋斗的精神底色,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家国情怀使命担当。

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颇深,从了解西安的历史到与文化的交融和科技革命融合创新,感受到了千年古都绚丽的文明以及文化自信赋予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同时,也感受到干涸的黄土地上焕发出来的勃勃生机,以及一代又一代三秦人民不屈不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理应传承与发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