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提案工作>详细内容

提案工作

关于加强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2-15 08:35:06 浏览次数: 【字体: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头号健康威胁。卫计委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经上升至85%。据统计,2013年全球糖尿病在20-73岁成人中患病率为8.3%,患者人数已达3.82亿,而其中1.75亿(46%)没有得到诊治。2013年全球共有510万人死于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39%。中国2013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居全球首位.2013年,我市癌症死亡率  148.94/ 10万,糖尿病死亡率   10.78 /10万,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我市卫生行政部门已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积极应对慢病高发势头,开展了“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启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努力搭建全民健康教育的战略平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病的检测日趋完善,慢病防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当前我市慢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仍然存在国民认识不足、防治网络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
,百姓对慢病危害的知晓率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乡居民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的知晓率仅为46.01%,其中高血压病的知晓率30.6%,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糖尿病的知晓率为36.1%,控制率为34.7%。此外,部分乡镇老年人口比例高,平均文化程度不高,健康意识薄弱,对慢病的知晓率更加匮乏。因此,许多慢性疾病无法早期诊治,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造成巨大伤害甚至死亡,同时也加重个人、社会的医疗负担。
   2
,慢病防治的人力、物力、财力仍显不足。我国人口基数大,街道社区多,流动人口多,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任务繁重。同时,政府拨付用于慢病防治的专项经费少,致使部分社区尚无法配备心电图机、血糖仪、放映设备等最基本的慢病监管、防治和宣教设备,加之从事该项目的专业人员少,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
   3
,健康检查与干预“脱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利用率有待提高。目前,许多社区的居民健康档案不能完全做到电子化管理,对于慢病患者的随访存在缺、漏现象。此外,我国目前虽加大对慢病的筛查力度,但存在“只检查、不干预”或“重检查、轻干预”现象,使筛查结果异常的人群没有得到及时的后续治疗和疾病宣教。
为积极做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遏制我市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把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加强政府领导,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干预措施,遏制慢性病上升的势头。根据《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精神,制定确实可行的慢性病防治实施方案和防治评价,建立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乡村和社区为基础、以居民为中心的,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管理融为一体的,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卫生等为重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研究出台有利于慢性病防控和行为改变的政策措施;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等。
二、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普及健康生活行为。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进一步扩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覆盖面,帮助公众提高健康意识,实现自我管理。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传媒,深入基层、农村开展慢病防治健康宣传,引导公众特别是缺乏运动的中年高危人群、影响全家营养摄入的家庭主妇、可塑性较强的少年儿童等重点人群,早诊断、早治疗,并实现自我管理,节约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
三、加大慢病防治经费投入和慢病管理队伍建设。建议政府加大对社区慢病防治的经费投入,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病防治相关设备,同时增编岗位、施行财政补助,吸引医学专业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此外,应充分发挥市人民医院的优势,对社区、基层医生进行培训,及时传输国家关于慢病的治疗指南,鼓励县级医院的青年医生下乡镇交流,协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快速提高医疗水平,更好为公众服务。
四、建立并合理利用健康档案,搭建社区慢性病防治平台。政府应加大卫生信息化投入,在社区建立居民慢病管理的电子档案,完善对患者病情监测和记录,并逐步实现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网络,将医院和周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链接构建形成一个电子大医疗网络系统,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使得有限的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
五、重视对慢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干预。据统计,约七成的慢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多或少地出现对疾病、对社会的不良情绪。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的过分担忧或过分轻视都有可能造成疾病的不良结局。为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慢病患者的心理咨询窗口,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病情,减轻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
六、加强对慢病监测和科研工作。慢病发病原因既有社会的、环境的。也有个人生理的、心理的。加强对慢病监测与科研,对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体现了政府关心民本民生,关心百姓健康,对构建和谐社会,倡导以人为本有着深远的影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